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莒南:“融冰”行动激活村集体经济

眼下,走进莒南县坊前镇郑家相邸村九龙湾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只见一个个果桑、葡萄、百合生产基地连片成方,一座座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据村党支部书记郑成同介绍,这里曾是一片河滩薄地,通过清淤改良、流转发包,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如今变为村里致富的“聚宝盆”,仅此一项村集体就增收50多万元。郑家相邸村的蜕变是莒南县实施“融冰”行动,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莒南县创新实施村级增收“融冰”行动,积极探索多元化增收渠道,有效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截至目前,全县38个经营性收入低于3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176个经济一般村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新打造28个集体增收示范村。

科学统筹谋划奏响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劲号角

莒南县把村级增收“融冰”行动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研究制定了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思路、途径、举措、奖惩等措施,确立了“党建带富、示范引领、村社共建、助力脱贫”四大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工作针对性和方向性。镇街、村层面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形成了“县有规划、镇有方案、村有措施”的增收总体规划格局。

同时,专门设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600万元,并发挥政策性资金使用导向,将涉农部门项目资金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整合各类资金2.38亿元,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保障机制,筑牢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创新增收模式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多元路径

唱戏要搭台,发展要引路。村集体经济如何走出阴霾,尤其是一些无资金、无资产、无资源的“三无”村,如何开好头、起好步,成为首要解决的难题。在“融冰”行动中,莒南县突出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区分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途径,以点带面,持续推动村级增收破“坚冰”、趟新路。

十字路街道富泉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三无”空壳村,通过实施“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形式的“村社共建”项目,先后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合作社,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大店镇中心社区和莒南经济开发区吉隆花园社区通过实施联建物业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发商业一条街,建设商住楼和商业门店,通过物业服务和收取租金等方式,实现年收入180多万元……

如今,在良好的发展环境助推下,莒南县各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了符合各自实际、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先后探索出了土地股份合作、集体资产经营、发展新型业态、培育骨干产业、联建物业项目、提供多元服务、农业旅游融合、多方帮扶结对等发展模式,构建起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健全推进机制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持久动力

科学规范的推进机制是确保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莒南县坚持从机制入手,多点发力,有效激发了各级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约束机制,把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列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与农村党组织书记业绩考核奖励报酬挂钩,进一步夯实了壮大村级集体工作责任。同时,严格“三资”管理,强化制度约束,出台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健全了农村财务审批、收入、支出、监管、公开等制度;以开展村级督查为契机,抓好村级“三资”管理问题整改落实,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实行项目化运作,并分类建立工作推进台账,因村制定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增收措施、工作节点,把责任落实到人,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月,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月度通报,不定期暗访巡查,形成了抓到一线、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

伴随着村级增收“融冰”行动的开展,莒南县村级组织从“无钱办事”到“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领路人。 陈德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莒南:“融冰”行动激活村集体经济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