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践行“两山”理念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要始终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的殷切嘱托犹在耳畔。

菏泽是京津冀“2+26”通道城市,执行最严的环境质量标准,守护好菏泽这片蓝天、碧水、净土,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理念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也是菏泽实现后来居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五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努力让菏泽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空气常新、美丽与发展同行,走出了一条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守住“菏泽蓝”留下“生态绿”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抬头望去,是明媚的“菏泽蓝”。

苍树吐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

满目碧绿一城蓝,这般景色,以往在画中可见,而今在菏泽成为现实。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菏泽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毫不放松地狠抓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增加环保投入,不断加大治理力度,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实有力。

2016年12月1日,《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市享有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让保护“菏泽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是我市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例证。

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五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环保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划、计划、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80余次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先后出台《生态菏泽建设的决定》等26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市委书记孙爱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解维俊亲自挂帅、亲自部署,建立起市、县、乡、管区四级环境监管网格,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20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区党政一把手为成员。今年3月7日,召开近万人参加的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孙爱军批示“要像保护眼睛、对待生命一样珍惜生态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滴水穿石的韧劲,打好生态建设持久战”。6月28日深夜,解维俊深入到部分县区实地督查水污染防治工作。为解决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还成立了综合整治攻坚工作指挥部……

五年来,我市坚持“降尘、减煤、治气、增绿”并举,先后购置机械保洁车105辆,为109家沥青拌合站、水泥搅拌站和796家煤厂、渣场、料堆铺设了防风抑尘网,淘汰黄标车4.7万辆,投放公共自行车4000辆,1615辆出租车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我市对辖区内52条主要河流全面实施“河长”制;投资15.5亿元,新建、改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3处,对原有1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投运污水处理厂12座,日处理污水能力提高到70万吨。

五年来,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菏泽、生态菏泽的行动不断提速升级。2013年至2016年,我市三条主要出境河流断面COD、氨氮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由2013年的75天增加到2016年的170天,蓝天白云天数由94天增加到224天。2014年至2016年,我市共获得省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4352万元,居全省第5位。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如今的曹州大地,似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勾勒出菏泽未来生态建设的清晰路径,更昭示着全市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前景。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

在菏泽,践行新发展理念,确立科学发展方式,决不能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成为全社会共识。

在治理环保问题过程中,我市坚持用好环保标准这一抓手,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企业和项目,效益再好也不要。在招商引资中,严禁新上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建设项目,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定陶区仿山镇对103家“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取缔、搬迁,腾出土地面积3700多亩,通过集中招商在原址上引进了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医养健康、休闲农业等多个项目。

淘汰落后产能,是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的一步。2016年我市淘汰落后产能设备850台套,实现节能15万吨标煤,完成了炼油、平板玻璃和子午线轮胎行业过剩产能化解任务,煤炭产能压缩262万吨,炼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350万吨。截至目前,全市取缔整改燃煤小锅炉7993台、散乱污企业4313家,圆满完成了10万户气代煤、电代煤任务。

山东鼎森木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经理赵新将说,为了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公司对原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全部采用生物质燃料,而且不仅100%利用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碎板、木材堆场下脚料等固废,更主要的是消化吸收了菏泽及周边地区的木材加工剩余废料,每年减少煤炭消耗折合标煤3200吨以上。

环保倒逼传统产业实现“凤凰涅槃”

没有真正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观念、标准、技术和管理。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倒逼,迫使传统行业转方式调结构,是推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据菏泽北汇绿建集团总经理洪奇介绍,该公司有一种绿色装配式建筑模式,可以将墙板、柱、梁等构件在工厂加工,施工过程采用干式作业,现场组装,完全不用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比传统建筑方式成本降低10%-15%,减少建筑垃圾83%,节水节电30%,节能75%以上,拆除后,66%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

环保“倒逼机制”是推动全市企业脱胎换骨的强大推手。从关停散乱污小企业,到开展有效治理,再到企业转型升级,许多产业焕然一新,带动了全市经济升级转型。“倒逼”对企业来说,不仅是外在的压力,也是内在的动力,因为只有做好了环保,才能真正做好企业。曹县茂盛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在清理取缔小散乱污企业和燃煤小锅炉行动中,我们抢抓机遇,从德国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生产线,从木材加工到废料收集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循环处理,并自带供热设备源,不再需要燃煤、燃气锅炉,彻底解决了污染排放问题,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这几年,我市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倒逼“两高”行业转方式调结构,持续将“四新”嫁接运用到传统产业,通过“腾笼换鸟”“浴火重生”“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等路径,激发其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释放传统动能的巨大潜力,走出一条用环境标准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环境保护的新路子。郓城县瑞丰搪瓷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贸出口公司,将燃煤搪瓷烧成炉改造为电加热搪瓷烧成炉之后,增加了生产成本,但是电加热搪瓷烧成炉温度控制更加精确,炉温升高快,每段温度可精确调整,这样的改造不仅提高了产能,产品质量也大幅提升,得到了欧盟市场的充分认可,反而增加了企业利润。

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是菏泽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通过技术革新、流程再造、品牌重塑、管理创新等,促进现有主导产业提升改造,让传统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了“老树发新枝”。2016年,四大工业主导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7%、91.7%和91.8%。

“只有低端企业,没有低端产业”。近年来,全市坚持园区化、链条化、高端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扎实开展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型现代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基地。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能源化工企业有41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6.6亿元。

在菏泽,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创新成果日益丰富,工业低碳发展的“绿色清单”变得越来越亮丽。

让新动能充分释放增创发展新优势

我市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绿色能源环保等高端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农业这个优势不能丢,要继续巩固加强”的要求,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不断培植壮大农业“新六产”,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目前,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到1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县区全覆盖,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7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5万家。牡丹产业有了长足发展,种植面积达到48.6万亩,成功研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花蕊茶、牡丹化妆品、香水、精油、食品、保健品等240多个产品,良好的牡丹旅游资源带动了三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700多万人。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发展势头迅猛,生物医药总产值跃居全省前列,机电设备制造多项技术全国领先。列入省重点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个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3家能源化工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鲁西南千亿级高端石化集群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总体规划。

在菏泽高新区恒力石墨烯产业园,笔者看到多种薄如蝉翼、形状各异的发电薄膜,是目前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这就是被称为“黑金”的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突破技术和战略产业。如今,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电子制造、石墨烯应用研发、航空高铁装备制造、镁合金轻质材料、精密铜箔、高速列车刹车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菏泽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星到集群,迅速成长为茂密的产业“森林”。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省科学院菏泽分院获批建设;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4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居全省第10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居第8位、提高5.7个百分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均实现零的突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入选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示范市。

抢抓“互联网+”机遇,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交易额连续三年增速超过50%,淘宝村、淘宝镇数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将在菏泽举办。全国首个“菜鸟县域智慧物流+”项目落户菏泽,“千县万村”试点县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积极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我市的实践证明,加强环境保护,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发展新优势。

通讯员 聂小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践行“两山”理念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