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养蜂达人”酿出“甜蜜事业”

记者 艳粉

把蜂蜜做成牙膏一样的管状包装,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喝到美味蜂蜜;上线可查询蜂蜜原产地和养蜂人的APP,让蜂蜜可追根溯源。做出这样成果的人,是巨野归农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凤龙。

左凤龙14岁跟着父母外出养蜂,过了1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2013年回乡创业成立工厂,专门做蜂蜜产品。

11月2日,面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的采访,左凤龙说,他想努力改变养蜂人的生存、生活状态,让更多的人了解蜂农,加入蜂农。

今年35岁的左凤龙是巨野县龙堌镇闫庄村人,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养蜂,他从小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14岁时,左凤龙便辍学跟父母开始了常年在外养蜂的生活。

“蜜蜂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我们就全国不同的地方跑,一年要搬二三十次家,而且养蜂的地方大多是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左凤龙说,在秦岭,养蜂的地方距离最近的人家也有20多公里,因为没有手机、电视,父亲又去青海查看下一个蜜源的场地,他就一个人在那生活了十多天,自娱自乐。

“养蜂还不是特别辛苦的工作,孤独、年复一年地过着与社会脱节的生活,不是一般年轻人能够承受的。”左凤龙说,14年过去了,他已经适应了这种常年在外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新婚妻子很难适应。

“离家多年,也不能一直在外养蜂。”左凤龙说,和父母在外养蜂14年后,他们便在太原和成都开设了两家蜂蜜专卖店。因为中间没有流通等环节的加价,再加上自家的蜂蜜质量有保障,专卖店生意一直不错。

然而,专卖店的生意再好,还是常年离家,这让左凤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一心想着回到家乡经营蜂蜜产品,结束自己常年离家的生活状态。”左凤龙说。

在外地经营了3年蜂蜜专卖店,左凤龙决定回家乡建设工厂,专门加工蜂蜜产品。2013年,左凤龙注册成立巨野归农蜂业有限公司。

尽管自己有丰富的养蜂经历,但对于经营公司,左凤龙还是很陌生的。本地蜂蜜加工厂并不多,也没有可模仿的实例。经过近一年的市场调研、消费理念分析以及加工蜂蜜产品要领的学习,左凤龙做足了准备,从工厂设备以及车间设置上都不敢放松。终于,2014年9月,巨野归农蜂业有限公司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加工出第一款产品。

“有了产品就要销售,由于在招商代理和营销方面缺乏经验,我们走了不少弯路。经过努力调整,公司才逐步走上正轨。”左凤龙说,创业之初的种种,他都记忆深刻。

为了保障蜂蜜的质量和蜂农的利益,2014年,左凤龙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养蜂联合社,来自全国各地14家合作社加入。目前,共有社员700多户,本地230户,外地470余户。

“我们的社员大多是常年在外的蜂农,联合社成立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协调场地,及时回收蜂蜜。”左凤龙说。

2015年,联合社在左凤龙倡议下,14家合作社一起出资10万元成立了蜂农扶贫基金,为社员提供无息资金扶持,解决蜂农家庭孩子上学难等问题。

具有多年养蜂经验的左凤龙逐渐看透了蜂蜜行业的玄机,他认为想在这个行业干出成绩,为老百姓提供最优质的蜂蜜,就必须坚持生产自然成熟蜜,而这也是改变养蜂人命运的最佳途径。

“养蜂多年,蜂农生活不仅艰辛,更多的是无奈,很多时候生产的好蜂蜜卖不出好价钱,而超市里外国进口的蜂蜜几百块钱一斤却销量不错。”左凤龙说,这就造成很多消费者对国产蜂蜜不信任,而很多时候这种不信任最终归结到蜂农身上,“并不是中国蜂农生产不出好蜂蜜,更多的时候,他们产出来好蜂蜜也不能体现优质优价。蜂农也要生活,他们也讲究利益的最大化,生产成熟蜜更符合蜂农的利益。”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左凤龙没少下功夫。“我们要求联合社的蜂农把每一单蜂蜜出产的时间、日期、药检结果和养蜂地周边环境等信息第一时间传给联合社。”左凤龙介绍,蜂蜜被收上来后,还要经过质检局、蜂业中心、出入境部门检测等几道关口,产品切实合格再打上二维码,保证每一瓶蜂蜜都能追溯到原产地。

左凤龙把蜂蜜注入互联网思维,生产高于国家标准的成熟蜜。自2016年2月上线发布,依靠自己的团队,左凤龙打造的100%成熟蜜取得了平均每天500多单网络销售的骄人成绩。

“把蜂蜜做成牙膏一样的管状包装,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喝到美味蜂蜜;上线可查询蜂蜜原产地和养蜂人的APP,让蜂蜜可追根溯源。”左凤龙说,他想改变养蜂人的生活,也希望从业者从自身做起为消费者提供好的蜂蜜,进一步改变蜂农的生存、生产状态,提高收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养蜂达人”酿出“甜蜜事业”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