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杭盖乐队新专辑《杭盖与铜管》发行 全球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5年,《中国好歌曲》第二季24小时极限创作环节中,一首《轮回》横空出世,呼麦与马头琴深沉低回,摇滚激烈澎湃,这是很多乐迷认识杭盖乐队的开始。其实,杭盖乐队成名很早,一直是国外各大音乐节的常客。今年,成立于2004年的杭盖乐队已经迈进了第15个年头,日前,他们的新专辑《杭盖与铜管》正式发行,全国巡演也在本月初于呼和浩特启动,4月6日,巡演的最后一站将来到北京。

在蒙语中,“杭盖”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的理想世界,从建立之初,杭盖乐队就定下了蒙古族民族音乐和摇滚乐相结合的风格。在呼麦、马头琴、三弦等蒙古族传统元素中,杭盖乐队逐渐尝试着加入了贝斯、吉他等西洋乐器,经过他们改编的许多蒙古族民歌都有了截然不同的味道。2015年底,他们还与著名作曲家谭盾合作了“交响·摇滚”音乐会,同台对撞出的火花和丰富的音乐色彩曾让谭盾惊喜不已,受此启发,杭盖乐队在这次的新专辑中运用了大量的西洋铜管,伴奏里编入了一支13人的铜管乐团,谭盾的学生毕健博负责为铜管部分编曲。“摇滚和管乐带来了很多音色的冲击。”毕健博说,“而且管乐的气息很长,能和蒙古族的长调、马头琴相呼应,可以在情感上做一种延伸。”就如新专辑的第二首先行曲、鄂尔多斯民歌《北方的芨芨草》,第一个间奏中,西洋小号与马头琴乐音交织,爵士独有的蓝调色彩将游子思乡的愁绪描绘得更加鲜明,这正是古老的蒙古族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番“对话”来得并不容易,在杭盖队长伊立奇的印象里,《杭盖与铜管》是他们制作时间最长的一张专辑。首先,相较于流行音乐和摇滚乐中时常“借用”的弦乐,铜管在这类作品出现的次数很少,可供借鉴的前人之作也不多;另外,杭盖乐队与毕健博,前者擅长改编民歌、“不靠谱子”的乐队创作模式,后者习惯了声部划分细致、编配严谨的古典音乐模式,两种不同的创作习惯碰在一起,大家最初的构想有不少龃龉之处。“毕老师说‘沟通’过很多,他这个说法真是太客气了,我们有很多分歧。”伊立奇一笑带过,虽然没多提,但那时的场面不难想象一二,“好在最后得到的效果是大家都非常满意的。”伊立奇非常佩服毕健博的编曲才华,“他一定是对这两种模式都非常了解,才能把每一首歌都写得这么清楚。”

《杭盖与铜管》的前期录制,有一部分是在加拿大著名音乐制作人GarthRichardson家里完成的。GarthRichardson曾与杭盖乐队合作过专辑《花斑马》,他住在温哥华附近的小岛上,在森林里盖起了小木屋,录音期间,大家吃睡工作都在这几个小房子里。也是得益于此,《杭盖与铜管》捕捉到了很多来自大自然的宁谧声响。

“以前很多年,大部分创作对我来说都是一个人的事,但这次和大家在一起,体验非常不一样,做音乐的‘磁场’是很重要的。”毕健博说,这二十多天让他终生难忘,他们喝酒聊天,无话不谈,也因此有机会一遍遍沟通、打磨专辑的每一个细节,直到离开小岛前,毕健博还在和伊立奇反复推敲接下来要录制的铜管部分。乐队转战洛杉矶录制铜管时,毕健博回到了北京。因为十几个小时的时差,乐队在白天录音,毕健博只能熬夜听,伊立奇觉得过意不去,但毕健博告诉他,24小时自己随时可以起来工作。伊立奇非常感谢毕健博以及所有人为《杭盖与铜管》这张专辑做出的努力。他同时透露,有了这一次的经验,接下来,杭盖乐队将尝试更多多元化乐器组合的形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杭盖乐队新专辑《杭盖与铜管》发行 全球发布会在京举行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