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百 姓 安 居 总 关 情

2017年菏泽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开工18.2万套,约占全省四分之一,棚改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截至目前,全市122个棚改项目累计完成征收18.2万户,征收完成率100%;开工及货币化安置19.9万套,开工率109%;部分2018年棚改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陆续启动……菏泽人以棚改“新模式”跑出了菏泽“加速度”,改出了为民“新气象”。

随着国务院2018—2020年3年棚改计划的实施,如何更好抢抓政策机遇?如何继续保持棚改速度?如何推动牡丹之都蝶变?为回应社会关切、助力全市棚改,9月26日至2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4个视察组,分赴全市11个县区的50余个棚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广覆盖的视察。

行进在成方连片的断壁残垣中,伫立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间,视察组成员们虽有对故往乡容的眷恋,但更多的是对美好家园的畅想。大家一路看一路听,时而热烈交流,时而若有所思。在视察现场、在座谈会上,大家怀着满满乡情,踊跃为棚改建言献策。

再创棚改“新模式”

在近年来的棚改实践中,全市各级政府始终坚持立足实际、以人为本,探索出了棚户区住户登记造册“四清”、开设项目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新模式,确保了棚改征收的规范有序。但通过视察发现,还存在个别项目规划建设水平偏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够,拆迁建设工地扬尘治理不尽到位,资金使用、建筑质量、施工安全存在风险点等诸多问题。破解这些疑难杂症,推动棚改规范有序,还需再创棚改“新模式”。对此,视察组成员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立足“规划”这个龙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晓玲指出,“要充分预见城市发展趋势,严格控制建筑密度,超前留白中心城区,为城市未来发展留足空间;要同步规划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注重历史文化古迹遗址保护,建设地域特色建筑,打造富有菏泽韵味的城市名片。”

围绕“资金”这个核心,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中华提出,“要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不等不靠、积极争取,彻底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同时,要采取跟踪督查、现场督查等形式加强棚改资金监管,确保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对于“质量”这个关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宝军尤为关注:“一定要强化精品意识,严格棚改基本建设程序,强化工程质量验收监管,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口,力争把每个棚改项目都打造成满意工程、放心工程。”

提升菏泽“加速度”

自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棚改项目312个,涉及征收面积4350万平方米,惠及26万户、100万群众,连续两年改造数量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创造出了平均不到10天拆迁一个片区的“菏泽记录”,形成了引人注目的菏泽棚改“加速度”。成绩的确可喜可贺,但通过视察发现,部分县区安置房建设速度较慢、临时安置期限内难以达到入住条件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同时,未来3年全市还计划改造25万户。对此,视察组认为,短板依然存在,任务依然艰巨,速度仍有空间提升,必须再提棚改“加速度”。

提升“加速度”,科学机制是前提。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祝金忠建议,“要健全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组织协调好棚改征收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提升“加速度”,宣传引导很重要。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常俊哲在这方面颇有心得:“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以宣传凝共识、以引导破阻力,形成全市各界广泛支持棚改、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棚改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升“加速度”,回迁安置是关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清华提出,“要强化棚改安置的目标导向,畅通安置房建设绿色通道,为回迁安置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棚户区居民早日实现安居梦。”

永葆为民“新气象”

在实施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全市各级政府始终把和谐征收放在首位,竭尽全力让征收群众愿意搬、住得好。比如,针对群众反映的租房难、租房贵问题,市政府把临时安置费标准由每月每平方米8元提高至10元。再如商品房安置方面,都尽量争取优质的库存商品房,以最优惠的价格用于群众安置。但棚改涉及千家万户,群众诉求多元,问题千差万别,依然存在拆迁钉子户、群众上访等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棚改最广泛、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还需政府始终保持为民 “新气象”。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成洪雷建议,“要坚持和谐征收、阳光拆迁,盯紧丈量评估、补偿标准、签订协议、征迁安置等关键环节,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切实做到标准公开、程序公正、人人公平。”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姚艳萍也提出,“一定要算大账、算发展账、算民生账,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真正做到和谐拆迁、妥善安置。”

眼看马上就要进入深秋严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允全道出了自己的忧虑:“棚户区改造涉及困难群众较多,一定要充分考虑天气因素,特别要做好老年人、婚育青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妥善安置,让棚改群众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建广厦万间,助百姓安居,促花城蝶变。市人大常委会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棚改工作的助力和支持,用箴言良策诠释了对家乡发展的关注和期冀。而这,远远不是终点,关注民生、聚焦棚改、力促发展,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通讯员 宋 攀 高海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百 姓 安 居 总 关 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