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治理“官赖”还需扎紧“制度笼子”

“食堂关门都16年了,但当初乡政府吃饭挂账的3万元餐费还是没给我,不知道催要到什么时候。”提起被洛川县杨舒乡政府(2015年改为杨舒便民服务中心)拖欠餐费一事,66岁的万三锁心力交瘁,“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要回来?”(12月19日《华商报》)

3万块,16年。从承包食堂到欠款关门,从乡级政府到服务中心,这早该兑付的3万多的“招待白条”,就这样硬生生拖成了“有生之年”系列。据被拖欠餐费的村民介绍:自从当事领导离开杨舒乡后,后来的几任领导就一直找各种理由推脱,到现在3万元餐费还拖欠着。

行政改革中乡镇合并,原来的乡政府变成现在的便民服务中心,债权债务并不因名称变化和人事更迭而改变。现在的领导认这个账,态度上还是不错的。但认账却不还钱,也是一种“新官不理旧账”。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想尽办法还债,避免成为“老赖”,连累政府形象。

“16年不还的吃喝账”并非孤例,比这更严重的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有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敢于连续多年欠账,以致“官赖”成为顽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信成本太低,失信者付出的代价太小。对于这笔拖欠了16年的赖账,万三锁和他儿子没什么办法,只能一遍一遍地找这找那,期待某一天峰回路转。

然而16年来,当地轮换了不少干部,可没见谁因为赖账受到处分,也没见有关领导部门或领导干部对赖账有过真正的关注,更别说拿出实质性的举措,去督促、推动问题的解决。可见,治理“官赖”,要加强诚信教育,更要建立、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为政府部门量身打造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笼子”,为政务诚信建设提供常态保障。

作者:钟二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治理“官赖”还需扎紧“制度笼子”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