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扶贫产业人情风”,依然是作风病

近日,记者在地方扶贫产业调研中发现,个别地方瓜果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以“人情”或者帮助扩大品牌的名义,向前来学习、考察、调研的工作人员赠送“扶贫特色产品”。(10月31日  半月谈)

随着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一些贫困村因地置宜,以集体+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瓜果养殖,既能壮大集体经济,又让贫困户分红、增收,无疑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更能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树大招风,这些特色产业略有成效后,参观、调研、考察、学习者,便纷至沓来、应接不暇;面对远道面来的领导、客人,这些豪爽村干部,便代表村民,将这此特色产品“拱手相赠”,还美其名曰“感恩领导”、“提高知名度”等。

礼仪之邦,历来注重礼上往来,再者这些特色产业能有所发展,的确离不开领导的关心与支持;面对一路风尘的领导也好,客人也罢,用些许“特色农产品”略表心意,不仅有可能起到广告、宣传功效,还可能换来新的项目等支持,花小钱、办大事,无可厚非。

三瓜两枣、一包茶,不过是土特产,也值了多少钱;于是送者与收者,均无所顾忌;然今儿送,明儿送,天长日久,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正如报道中所讲,年产茶三千斤,送出去竟然达千斤之多。

发展特色产业,本为村民脱贫致富,可此“人情风”泛滥,不仅让“特色产业”难得长足发展,损害着贫困村民的利益,削弱村集体经济,危及着脱贫致富的进程,无疑是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在扶贫过程中出现的“不正之风”,看似新问题,实则是干部作风问题的变种,也是一种新作风病;而染上此病的不仅是那些“前来参观学习调研的客人与领导”,也包括着那些慷“公家”之慨的村干部。

当前,扶贫攻坚已进入决胜阶段,面临困难更大,矛盾更复杂,只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多给予、多帮助、不索取,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而此股“人情风”,不但不利于扶贫伟业,反而会消弱扶贫成果,拖了扶贫攻坚的后腿,理当切实治理。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全力推进扶贫攻坚,更需在扶贫领域继续推进作风建设,净化风气,转变作风,带领群众撸袖了加油干;同时也当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铲除此风滋生的土壤。

那些前来调研、取经者,尤其是党员干部,理当牢记“八项规定”,自觉拒绝“盛情”,管住自己手;为贫困村鼓与呼,本是干部与取经者光荣使命,切莫以宣传名义,就心安理得地收下类似“土特产”。莫让小小的土特产坏了“廉洁”好形象。

同时,面对此股歪风,纪监部门不可因其问题太小,而听之任之,理当将治理此风,列入议事日程,抓早抓小;对那些前来调研的干部、客人,警示在前,让其管好自己的手;对那些置纪律而不顾者,当执纪问责。

扶贫特色产业刮起的“人情风”,既是作风病,理当用执纪方式,进行医治;唯有如此,方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扶贫环境来,从而早圆脱贫致富梦。(尚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扶贫产业人情风”,依然是作风病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