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快报以新闻宣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资讯网站

城市建设,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生活在菏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关于东方红大街的回忆,一条街道正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目前,这条城区标志性街道的提升改造已经完成。

干净、整洁、有序,是马莉娟给改造后东方红大街想出的三个定语。在东方红大街摆摊卖了20年小百货的她,看着这条熟悉的商业街突然就变得“高大上”,似乎还有些不适应:“统一规划管理后,我们又可以出摊了,提升改造后的东方红大街一定可以吸引更多人流量,希望以后的生意跟以前一样红火。”

徜徉在干净整洁的东方红大街,漫步在绿荫如画的赵王河两岸,休憩在舒适宜人的牡丹广场,印象中的城区如今变了模样。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加速,城市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的初衷。如今,每一位生活在菏泽的市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五年一个刻度,城市面貌历久弥新,变化日新月异,科学赶超正当其时;五年一个跨越,通过科学谋划,菏泽必将华丽转身,实现后来居上。

传统商业街华丽转身

已经3个月没有出摊的马莉娟,9月11日一早就来到指定地点,通过抓阄确定了自己的摊位位置——B149。“改造后的大街当然好了,干净整洁、统一管理,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争摊位的情况……”马莉娟告诉记者。

东方红大街 (三角花园—广福大街段),曾经寸土寸金,凝聚了多少菏泽人情节的地方,现在变了模样:人行道上铺装了大理石,地下雨污管道分流,亮化路灯、街道景观焕然一新。

这条著名的商业街,曾经横贯菏泽中心地带,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有各类经营摊点几百余家。之前由于经营秩序混乱,脏乱差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为了彻底解决东方红大街夜市脏乱差及道路拥堵现象,我市决定对该道路进行综合整治和提升改造,夜市摊户全面停业。

为提升东方红大街面貌,相关部门对道路两侧摊位进行定点划线,规范经营秩序。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牡丹区大队大队长胡西全介绍,通过科学划分、分类管理,该路段规划了600余家商户摊位。目前已经施划了摊位线,让商户按照规划出摊经营。按照目前的规划,服装类摊位可以在东方红大街经营,而小吃类统一规划至与东方红大街交接的解放大街、广福大街和双井街。之前一些商户没有固定摊位,出现了占道经营的情况,造成路段道路拥堵,而改造后的东方红大街摊位将有所增加,摊贩占道经营、道路拥堵等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完善路网畅通微循环

道路通则民心顺,在东方红大街一路向西,西安路至重庆路段畅通无阻。

“东方红大街的东西贯通,让生活在城区西部的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同时,这条道路也成为城区第一条人行道和慢车道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铺设的城市道路。”牡丹区住建局城建科科长程远奇介绍。

昔日,东方红大街西段的道路陡然变窄,牡丹区西城办事处李峨社区张什言村居民,只能依靠一条不足2米宽的小道出行,这条小路年久失修被车辆压坏,一到雨雪天路面泥泞不堪。

“东方红大街(西安路至重庆路)7月初通车,极大方便了附近居民,道路通了,大家的心情自然顺畅了。为了这一天,我们周边居民可是盼了20年。”牡丹区西城办事处李峨社区张什言村村民王爱青告诉记者。

而在城区东部,桂陵路(中山路至长江路)目前路面沥青已经铺设完毕,正在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整修工作;桂陵路(中华路至中山路)提升改造工程也已经开工,大型机械正在加紧作业。据悉,为缓解人民路交通拥堵状况,我市今年对桂陵路进行提升改造,整体提升沿线区域基础设施水平。

一条条宽敞通畅的道路,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中拉大着城市框架。近年来,我市新建改造了长城路、西安北路、牡丹北路等多条主干道路,打通了中山路、府南街、育才路等大量断头路,陆续建成中山路桥、人民路桥等跨赵王河桥梁,总投资近4亿元的丹阳路立交桥建成通车,城区交通框架基本形成。

一桥飞架无缝对接

居住在天华领秀城小区的刘洋,工作单位在市交警支队,丹阳立交桥未通车前,一条铁路将他居住的小区和城区划分为两个“世界”。每天到城区上班,都要绕道铁路桥涵洞,遇到下雨天涵洞积水,还要绕行广州路再走长江路。

“自长沙路南行,沿着中部的一条小路横穿铁路涵洞是一条捷径,但是路面太窄,上下班穿村而过的时候,经常一堵就是半小时。”如今驾车行驶在丹阳立交桥上,刘洋一脸轻松:“不愁堵车,上班再也不用提前出门了。”

今年3月30日,经过18个月的紧张施工,丹阳立交桥工程正式竣工通车。这一天,对于居住在菏泽火车站铁路东侧的群众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畅通出行的梦想,随着丹阳立交桥竣工通车成为了现实。

丹阳立交桥是连接菏泽中心城区与东部开发区的主要通道,全长2032米,双向6车道,采用双塔单索面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创造了目前世界转体重量最重(2.48万吨)、转体长度最长(238米)、单球铰直径最大(4.5米)三项世界纪录。

如今,丹阳立交桥成为连接菏泽中心城区与东部开发区的主要通道,是目前我市城区投资最大的单体基础设施。丹阳立交桥的正式通车,有效缓解黄河路、长江路等路段交通压力,进一步优化市区道路体系,拓展城市发展框架,对于实现新老城区无缝对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棚改红利筑起民生“暖巢”

患病多年,定期住院,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肖楼社区居民桑金锡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今年7月中旬,肖楼社区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始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桑金锡早早签订协议并上交了钥匙。

日前,他来到肖楼片区项目指挥部,看着安置房规划方案效果图上自己选中的户型。几年后,他相中的回迁楼房将会建成,实现搬新居的美好愿景。73岁的桑金锡患有肝病和心脏病,经常需要住院治疗,看病过程中欠了十几万元的债务。

“像老桑这样的情况,帮扶起来可以说很困难。得益于棚改政策,老桑回迁了两套楼房,还领到几十万元的补偿款。还清看病所借欠款后,手里还有剩余,今后治病不用发愁,生活也有了保障。”社区“第一书记”刘武甲告诉记者。棚户区改造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同时,还让一部分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作为村民代表,菏泽高新区万福办事处吴拐村村民焦成龙,每周都要来到正在建设的雷泽湖创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看看施工进度,对安置小区楼房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焦成龙所在村被列入棚改范围后,菏泽高新区采取先建安置房后搬迁措施,房子建好后就可以拎包入住。“先建后拆”、“就近安置”的方式,实现了拆后群众就能搬入新居,一次性回迁,减少了“二次搬家”的麻烦。

安居乃民之所盼。2017年,我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开工18.2万套,约占全省棚改总量的四分之一,全市70万棚户区居民被纳入改造范围,9月份,我市2017年棚改任务将全部完成征收。2018年,我市棚改计划10万余套,更多的普通百姓将告别低矮阴暗的平房,搬进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的同时,城市发展也有了新气象。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逐步优化,城市品位逐步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在城市发展中节节攀升。如今的菏泽,正全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努力把菏泽打造成“本地人留恋、外乡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区域中心城市,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记 者 张 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鲁南快报 » 城市建设,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鲁南快报 更专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